日常必备的安全急救方法有哪些?新手也能快速学会

2025-08-07 安全急救 7次阅读

  做饭时被热油溅到胳膊,瞬间红了一片,慌乱中不知道该涂牙膏还是酱油;孩子吃糖果时突然卡住喉咙,小脸憋得通红,你手忙脚乱想把糖抠出来却更危险;散步时看到老人突然倒地,想帮忙又怕做错步骤……生活中这些突发状况,要是不懂急救方法,真的会让人慌了神。别担心,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套日常必备的安全急救方法,步骤简单,新手看一遍也能学会,一起往下看吧!

  一、家庭常见意外:烫伤、割伤、触电这样处理

  家里是意外高发地,尤其是厨房和浴室,掌握这几个急救方法,能快速应对小状况。

  1.烫伤:别涂牙膏,冷水冲是关键

  被热水、热油烫伤后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涂牙膏或酱油,其实这是错的。牙膏会让热量闷在皮肤里,酱油可能引发感染。正确步骤是:

  · 冲:立刻用流动的冷水冲烫伤处,至少15分钟,能快速降温减轻疼痛(如果是大面积烫伤,别用冷水冲,直接用干净的布裹住送医院)。

  · 脱:小心脱掉烫伤处的衣服,要是衣服粘在皮肤上,别硬扯,用剪刀剪开周围的衣服就行。

  · 泡:小面积烫伤(比如手指)可以泡在冷水里,但时间别超过30分钟,避免冻伤。

  · 盖: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盖住伤口,别包太紧。

  · 送:如果烫伤处起了大水泡、面积超过手掌,或者在脸、眼睛等部位,赶紧送医院。

  小编上次炸油条被油溅到手腕,立马用冷水冲了20分钟,之后涂了点烫伤膏,第二天就不疼了,没留疤。

  2.割伤:止血是第一步

  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,血流不止别慌,这样做:

  · 直接压迫止血: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按住伤口,用力压5-10分钟(中途别掀开看,越看越流血)。

  · 抬高伤口:把手举过心脏位置,能帮助止血。

  · 消毒包扎:血止住后,用碘伏(别用酒精,太疼)消毒伤口周围,再用创可贴或纱布包好。

  要是伤口很深、流血不止,或者被生锈的东西割伤,止血后赶紧去医院,可能需要缝针或打破伤风针。

  3.触电:先断电,再救人

  看到有人触电,千万别直接用手拉,第一步是切断电源(拔插头或关总闸)。如果没办法断电,用干燥的木棍、塑料棍把电线挑开。

  · 救人后,检查对方有没有意识和呼吸:叫他名字,看胸部有没有起伏。

  · 要是没反应,赶紧拨打120,然后做心肺复苏(后面会讲具体步骤)。

  二、户外突发状况:中暑、扭伤、咬伤如何应对

  出门在外,难免遇到中暑、扭伤等情况,这些方法能帮你应急。

  1.中暑:降温补水是核心

  夏天在户外久了,有人会头晕、恶心、浑身无力,这可能是中暑了。

  · 轻症中暑:赶紧把人移到阴凉处,解开衣服,用湿毛巾擦额头和腋下,让他喝淡盐水(别喝冰水,会刺激肠胃)。

  · 重症中暑: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意识模糊,赶紧用冰袋(用毛巾包着)放在脖子、腋下等大血管处降温,同时拨打120。

  小编上次爬山,同行的阿姨中暑了,我们让她躺在树荫下,给她扇风,喂了点淡盐水,过了20分钟就缓过来了。

  2.扭伤:别揉别热敷,先冰敷

  走路崴了脚,或者搬东西扭到腰,很多人会揉一揉、用热毛巾敷,其实这会加重肿胀。正确的RICE原则要记牢:

  · R(休息):立刻停止活动,别再走路或用力。

  · I(冰敷):用冰袋或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扭伤处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-2小时敷一次(24小时内都要冰敷)。

  · C(加压):用弹性绷带轻轻缠住扭伤的地方,别太紧,不然会影响血液循环。

  · E(抬高):把受伤的脚或腰抬高,比如脚扭伤就垫个枕头,高于心脏位置。

  24小时后如果还肿,可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要是疼得厉害、不能动,可能是骨折,得去医院拍片子。

  3.被动物咬伤:猫狗咬伤、蚊虫叮咬处理不同

  · 被猫狗咬伤:不管有没有出血,都要先挤掉伤口的血,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,再用碘伏消毒,然后赶紧去医院打狂犬疫苗(24小时内效果最好)。

  · 被蚊子、蜜蜂叮咬:蚊子咬了可以涂风油精;被蜜蜂蛰了,先拔掉毒刺(用指甲刮,别用手捏),再用肥皂水清洗,红肿的地方涂炉甘石洗剂。

  三、儿童急救:异物卡喉、溺水最要命,学会能救命

  孩子好奇心强,容易发生异物卡喉、溺水等意外,家长一定要学会这些方法。

  1.异物卡喉: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绝招

  孩子吃瓜子、果冻时突然呛到,咳嗽不出,脸发紫,这时候用海姆立克法:

  · 3岁以下婴儿:把宝宝抱起来,脸朝下趴在前臂上,头低于身体,用手掌根部在宝宝两肩胛骨之间拍5次。如果没出来,翻过来,用两根手指按压胸部中间5次,重复直到异物排出。

  · 3岁以上儿童:站在孩子背后,双腿分开站稳,双手抱住他的腰,一手握拳,拇指顶住肚脐上方,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,快速向上用力挤压,像“往上提”一样,重复直到异物出来。

  小编邻居家的孩子去年被花生卡住,他爸爸用这个方法,几下就把花生挤出来了,真是救了命。

  2.溺水:先救上岸,再控水?错!

  发现孩子溺水,赶紧救上岸,然后:

  · 清理口鼻:把孩子嘴里的泥沙、水草弄出来,头偏向一侧,避免呕吐物堵住喉咙。

  · 检查呼吸:看看胸口有没有起伏,听有没有呼吸声,最多等10秒。

  · 没呼吸就做心肺复苏:先按压胸部(两乳头连线中间,用手掌根按压,每分钟100-120次,深度5厘米左右)30次,然后做2次人工呼吸(捏紧鼻子,嘴对嘴吹气,看到胸口起伏就行),重复直到孩子有呼吸或救护车来。

  别相信“倒挂控水”的说法,根本没用,还会耽误时间。

  四、心肺复苏:关键时刻能救命,步骤要记清

  不管是触电、溺水还是心脏骤停,只要没呼吸没心跳,都可能用到心肺复苏(CPR),步骤记好了:

  · 判断意识:拍打患者肩膀,大声问“你还好吗?”如果没反应,说明有意识障碍。

  · 呼救:让旁边的人打120,说清楚地点和情况。

  · 检查呼吸:看胸部起伏,听呼吸声,5-10秒内判断。

  · 胸外按压:

  · 让患者平躺,解开衣服,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。

  · 双手交叉,用手掌根垂直按压,深度5-6厘米,每分钟100-120次。

  · 按压30次后,做2次人工呼吸。

  · 重复:一直做30:2的按压和呼吸,直到患者有呼吸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。

  做的时候别害怕,就算按压时听到骨头响,也可能是正常的,别停,救命要紧。

  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
  Q:急救时,先打电话还是先救人?

  A:如果是独自一人,遇到心脏骤停、溺水等危及生命的情况,先做2分钟心肺复苏,再打120;如果是小伤口、轻微烫伤,可以先处理再打电话。

  Q:家里该备哪些急救用品?

  A:创可贴、碘伏、纱布、绷带、冰袋、体温计、剪刀,这些基本够用了,放在一个盒子里,全家人都知道在哪。

  Q:学急救是不是一定要考证才管用?

  A:不用,日常这些基础方法,只要步骤对,就能帮上忙。当然,能去参加正规的急救培训更好,能亲手练习。

  小编觉得,急救知识就像灭火器,平时可能用不到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。别觉得“我学不会”,这些方法步骤都很简单,多记几遍,遇到事别慌,按步骤做就行。

  最好的是,家里人都能一起学,万一谁遇到意外,其他人能及时帮忙。希望这些方法你永远用不上,但一定要学会,因为生命只有一次,多一分准备,就多一分保障。

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